最后告別的時刻終于來到了,十三歲以上的人們開始匯集到他們最后的聚集地去迎接死亡。公元人大部分是悄悄離開的,沒有讓他們正在專心工作的孩子們知道。后來的歷史學家認為,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確的,很少有人能有那樣的精神力量,去承受這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生離死別。如果公元人在這最后的時刻都去見他們的孩子一面,整個人類社會將可能完全陷入精神崩潰之中。
最先離開的是病情最重的人和較為次要的工作崗位上的人,他們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離開,那些交通工具有的要跑很多趟,有的則一去不復返。
被稱為終聚地的最后聚集地都在很偏僻的地方,很大一部分設(shè)在渺無人煙的沙漠、極地甚至海底。由于世界人口銳減至原來的五分之一,地球上大片地區(qū)重新變成人跡罕至的荒野,直到很多年后,那一座座巨大的陵墓才被發(fā)現(xiàn)。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號筒一響,死人就要復活成為不朽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的總要變成不朽的,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死啊,你得勝的權(quán)勢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鉤在哪里?阿門——”
電視上,身著紅色長袍的梵蒂岡教皇正在向全世界做公元世紀的最后祈禱,他在誦讀《新約全書?哥多林前書》第十五章。
“該走了?!编嵆康恼煞蜉p輕地說,同時彎腰從小床上抱起熟睡的嬰兒。
鄭晨默默地站起身,拿起一個大提包,里面裝著給孩子用的東西,然后去關(guān)電視,這時,聯(lián)合國秘書長正在進行告別演講:
“……
“人類文明被攔腰切斷,孩子們,我們相信,你們會使這新鮮的創(chuàng)口上開出絢麗的花朵。
“至于我們,來了,做了,走了。
“……”
鄭晨默默地關(guān)上電視,與丈夫一起最后環(huán)顧一遍自己的家,他們看了很長時間,只想把這里的一切都刻在記憶中——鄭晨特別看了看書架上垂下的吊蘭和魚缸里靜靜游動的金魚,如果真有另一個世界的話,她會把這記憶帶過去的。
走出家門,他們看到林莎的父親正站在樓道里,他們知道,在醫(yī)院里上班的林莎并不知道大人們要離開了。
“林醫(yī)生呢?”鄭晨問。
林莎的父親向開著的房門指了一下,鄭晨走進去,見林莎的媽媽正拿著一支記號筆在墻壁上寫著什么,字跡幾乎蓋滿了她能夠得著的所有墻壁:
好孩子,飯在電視機邊上,吃的時候一定要把雞蛋湯熱熱,記住,千萬不能喝涼的!熱的時候要用煤油爐,不要用液化氣爐,記住,千萬不要用液化氣爐!熱的時候要把煤油爐放在樓道里,熱完記住把爐子滅掉,記住,滅掉!暖瓶里是開水,塑料桶里是涼開水,喝的時候把塑料桶里的水兌點兒暖瓶里的熱水,記住,千萬不能喝水龍頭里的涼水!夜里可能會停電的,不要點蠟,你睡著時忘了吹會失火的,不要點蠟!你書包里有一支手電筒和五十節(jié)電池,可能會很長時間沒電的,電池要省著用;枕頭(左邊的上面繡著荷花的那個)下面有一只皮箱,里面放著藥,治什么病怎么用上面都寫好了;感冒藥可能常用,給你放到外面了,要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不要亂吃藥,感冒的感覺是……
“好了,真的該走了。”林莎的父親跟著鄭晨走進來,從他妻子的手中拿走了筆。
林醫(yī)生茫然地四下看看,然后,她又習慣性地拿起了那個小手提袋。
“我們沒必要拿什么了。”丈夫輕聲說著,把那個小手提袋從妻子手中輕輕地拿走,放到沙發(fā)上。手提袋里面只有一面小鏡子、一打紙巾和一本小電話簿,林醫(yī)生平時出門總要拿著它,如果不拿就好像少了身體的一部分,一整天都惶惶不安——學心理學的丈夫說,這表明她對人生缺少安全感。
“我們還是拿兩件衣服吧,那邊冷?!绷轴t(yī)生喃喃地說。
“不用,我們感覺不到的?,F(xiàn)在想想,我們以前走路時帶的東西太多了?!?/p>
兩家人下了樓,迎面看到一輛已經(jīng)坐滿人的大客車,有兩個小女孩兒跑了過來,那是鄭晨的學生,現(xiàn)在已成為保育員的馮靜和姚萍萍,在鄭晨眼中她們依舊那么弱小,沒有別人的照顧自己也難以生活。她們是來接孩子的,但鄭晨抱緊自己四個月大的孩子,好像怕她們搶走似的。
“這個小弟弟愛哭,你們多費費心;他兩個小時吃一次奶,每次九十毫升,吃奶后二十分鐘就想睡覺,睡覺時要是哭,就是餓了,拉了或尿了他一般不哭;他可能缺鈣,我把補鈣的口服液放到這個包里了,一定記得給小弟弟每天喝一支,否則會得病的……”
“車在等著我們呢。”丈夫扶著鄭晨的雙肩輕輕地說,她本來可能會沒完沒了地叮囑下去的,就像林醫(yī)生可能會沒完沒了地寫完所有的墻壁,但終于還是顫抖著把寶寶放到了小保育員那纖弱的雙臂上。
鄭晨由林醫(yī)生扶著向汽車走去,車上的人默默地看著他們。突然,寶寶在后面驀地大哭起來,鄭晨觸電似的回頭——在小保育員的懷中,孩子的小胳膊小腿從襁褓中掙出來亂抓亂蹬,仿佛知道爸爸媽媽正在踏上不歸路……鄭晨仰面倒下時,看到天是紅色的太陽是藍色的,然后就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汽車開動以后,林醫(yī)生無意中向窗外看了一眼,渾身頓時僵住了:孩子們正遠遠地向這里跑來,盡管大人們走得很安靜很隱秘,他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沿著大街跑,拼命地追著汽車,同時還揮手哭喊著什么,但汽車很快加速,他們終究還是越來越遠了。就在這時,林醫(yī)生看見了自己的女兒,她一個踉蹌摔倒了,接著又趕緊爬起來,向汽車的方向揮著手,漸漸地,林莎跑不動了,她雙手捂著膝蓋蹲在路邊哭了起來。這么遠,林醫(yī)生相信自己肯定看到了女兒膝蓋上的血,她把大半個身體探出車窗外,一直看著女兒變成一個小點兒消失在遠方。
鄭晨醒來時,她發(fā)現(xiàn)自己正躺在開往終聚地的汽車上,一睜眼首先看到的是車座上暗紅色的坐墊,她覺得那是自己破碎的心流出的血染成的,她心里的血已流干,快要死了,但丈夫的一句話使她暫時又活了過來:
“親愛的,我們的孩子會艱難地長大,會生活在一個比我們更好的世界里,我們該為他高興才是啊?!?/p>
“張師傅,我可坐了您大半輩子的車了。”姚瑞的父親被人扶上車后,對老司機說。
張師傅點點頭,“姚總,這次路可遠啊?!?/p>
“是啊,這次路遠?!?/p>
車開了,姚總工程師離開了這座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發(fā)電廠,現(xiàn)在,他十三歲的兒子是廠里的總工程師。他想從大客車的后窗看看廠子,但后面擠了很多人,看不見。車走了一段后,不用看也知道上了那座小山岡,這條路他一天四次走了二十多年了,從這里是可以看到發(fā)電廠全景的。他再次想從后窗向外看,還是看不見,但那里有人說:
“姚總,放心,燈都亮著?!?/p>
又走了一段,這是最后能看到廠子的地方了,只聽又有人說:“姚總,燈還亮著。”
燈亮著就好,發(fā)電廠最怕的就是廠用電中斷,只要廠用電沒斷,再大的故障也能處理。沒多久,他們的車貼著城市的邊緣開過,加入到高速公路上向同一目的地進發(fā)的車流中,有人又說:“城里的燈也都亮著呢。”
這不用別人說,姚總工程師自己也看到了。
“一一五師四團衛(wèi)明前來換崗!”衛(wèi)明向父親立正敬禮。
“一一五師四團衛(wèi)建林交崗,執(zhí)勤期間本團防區(qū)一切正常!”父親也向兒子敬禮。
現(xiàn)在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這個邊境哨所四周靜悄悄的,那些頂部積雪的山峰還在沉睡中,對面的印軍哨所一夜沒有燈光,好像已人去房空了。
沒有更多的話,也不需要更多的話了,衛(wèi)建林中校轉(zhuǎn)身艱難地跨上兒子騎來的馬,向營地馳去,去趕開往終聚地的最后一班車。走下長長的山坡,他回頭看去,兒子仍立正站在哨所前,在寒風中一動不動地目送著他,與兒子一起立在藍白色晨光中的,還有那塊神圣的界碑。
當大人們?nèi)侩x開后,公元鐘啟動了。公元鐘出現(xiàn)在每一個地方,它出現(xiàn)在全世界的電視屏幕上,出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網(wǎng)頁上,出現(xiàn)在城市中的每一塊電子廣告牌上,出現(xiàn)在每個城市的中心廣場上……公元鐘沒有一丁點兒鐘的形狀,它只是一個綠色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由六萬一千四百二十個像素組成,每個像素代表一個終聚地,通過衛(wèi)星信號,全世界所有終聚地的狀態(tài)都顯示在公元鐘上。當某個像素由綠色變成黑色時,即表示這個終聚地中所有的人都已死亡。
當公元鐘全部變成黑色時,即表示地球上已沒有十三歲以上的人了,孩子們將正式接過世界政權(quán)。
至于最后如何關(guān)掉綠色,各個終聚地采用的方法不同:有些終聚地所有人的手腕上都帶有一個很小的傳感器——負責監(jiān)視生命狀態(tài)及最后發(fā)出死亡信號,這東西后來被稱為“橡樹葉”。但第三世界國家則采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在醫(yī)生估計的時間里自動關(guān)閉綠色。應(yīng)該不會由人來關(guān)閉綠色,因為這時終聚地中所有的人早已失去知覺,不過后來確實發(fā)現(xiàn),有些終聚地的綠色顯然是由人來關(guān)閉的,這已成為一個永恒的謎。
終聚地的設(shè)計因國家和民族而各有異同,但大體都是在地下開挖的巨大洞窟,人們聚集在這些地下廣場中度過生命最后的時刻。每個終聚地聚集的人數(shù)平均在十萬人左右,但也有人數(shù)多達百萬的終聚地。
公元人在終聚地中留下的遺筆,大部分是記錄與地面世界告別的情景和感受,對于終聚地的情景,只留下了極少的記錄。有一點可以肯定,所有的終聚地都是平靜地度過了最后的時刻,許多終聚地還在人們尚有殘存體力的時候,舉行了音樂會和聯(lián)歡。
超新星紀元有一個節(jié)日,叫終聚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會聚到那些終聚地的地下廣場中,體驗公元人的最后時刻,公元鐘再次在各種媒體上出現(xiàn),重新由綠色變成黑色。那些潮濕幽冷的地下廣場重新躺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只有一盞昏暗的泛光燈在高高的洞頂亮著,無數(shù)人的呼吸聲只能使這里的寂靜更加深沉……這時,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哲學家,都會重新思考人生和世界。
每個國家的領(lǐng)導人都是最后離開的。在信息大廈里,兩代國家領(lǐng)導人進行著最后的告別,每位大人領(lǐng)導人都把他們的學生拉到身邊,做最后的叮囑。
總參謀長對呂剛說:“記?。翰灰M行跨洲或跨洋的遠距離大規(guī)模作戰(zhàn),海軍也不可與西方的主力艦隊進行正面決戰(zhàn)?!?/p>
這話總參謀長和其他領(lǐng)導人已對呂剛說過多次,像每次一樣,他點點頭說記住了。
“再給你介紹一下他們——”總參謀長指著他帶來的五位孩子大校說,“他們是特別觀察小組成員,只在戰(zhàn)時行使職責,他們無權(quán)干涉你們的指揮,但有權(quán)了解戰(zhàn)時的一切機密。”
五位小大校向呂剛敬禮,呂剛還禮后,問總參謀長:“他們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關(guān)于他們的最終職責,在需要的時候你們會知道的?!笨倕⒅\長說。
面對華華、眼鏡和曉夢,主席和總理長時間默默無語,據(jù)歷史記載,這是大多數(shù)國家的大人和孩子領(lǐng)導人最后告別時比較常見的一幕:要說的話太多了,多到無話可說;要表達的東西太重了,重到非語言能承載。
主席最后說:“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大人們就教導你們:有志者,事竟成?,F(xiàn)在我要告訴你們,這句話是完全錯誤的。只有符合科學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事,才能成,人們想干的大部分事,不管多么努力,都是成不了的。作為國家領(lǐng)導人,你們的歷史責任就是要在一百件事情中除去九十九件不能成的事情,找出那一件能成的來,這很難,但你們必須做到!”
總理說:“記住那些味精和鹽?!?/p>
最后的分別是平靜的,在同孩子們默默地握手后,大人們相互攙扶著走出大廳,主席走在最后,出門前,他轉(zhuǎn)身對新的國家領(lǐng)導集體說:
“孩子們,世界是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