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靈帝得知大漢皇家印書館會有上萬人來參觀買書之后,他連夜又召見劉納,安排黑衣禁衛(wèi)防護(hù)印書館的安全。
隨后便呼呼大睡,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神清氣爽的起床,丫鬟十七連忙給靈帝洗漱梳頭,晨練過之后,匆匆往印書館趕。
靈帝一身便衣,少年公子打扮。而王越腰挎寶劍,打扮成家丁模樣,緊緊跟在靈帝的身后。
丫鬟十七也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兒,靈帝看她十分向往的樣子,也就把她也帶了出來。
印書館的周圍,已經(jīng)圍滿了聞訊趕來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之人,彼此之間交換名帖,互相吹捧,熱鬧非凡。
靈帝在人群中間,饒有興趣地看著,感覺特別新鮮。
“公子有禮了?!焙鋈?,一名衣著華麗的青年見靈帝好奇地四處張望時,便過來打招呼。
王越正要上前阻止,靈帝暗中擺了擺手,向那華衣青年公子拱手施禮道:“公子有禮!此次印書館開業(yè),公子是來搶一本《禮》之書吧?”
那華衣公子面帶憂色,說道:“聽說印書館的蔡館長發(fā)名帖邀請儒家名士一萬多名,實際上到來的人還不止一萬??催@場地,估計上了三萬人!”
“《禮》這本書,看來與我無緣了?!?/p>
靈帝笑道:“公子貴姓?如果不嫌棄的話,到時我要是搶到了這本書,就送給你。”
那華衣青年猛然抬起頭來,眼睛精光一閃,“真的!那北海孔融太感謝啦!”
“你是孔融孔文舉?”靈帝心中一動,不由出言問道。
“正是在下!”孔融連忙答道。
“哎呀,孔文舉的大名,真是如雷貫耳??!”靈帝說道:“我姓劉,名白立!字玉巾?!?/p>
靈帝卻是將皇帝兩個字拆開,就變成一個名和字。
當(dāng)下靈帝又說道:“文舉兄,那咱倆一道,趁早往前去,說不定真能半兩銀子買到一本蔡邕手跡的《禮》呢。”
“如此甚好!”說著,兩人卻是往前而來。人潮洶涌,十七顧不得其他,兩手緊緊抱著靈帝的胳膊,這才勉強(qiáng)跟上。
靈帝感受到十七的細(xì)腰與豐滿,心里不禁感嘆:“十七長大了。該瘦的地方瘦,該鼓的地方鼓......”
當(dāng)下,四人隨著人流,往印書館內(nèi)緩步移動。
印書場內(nèi),一組一組的人都在埋頭做事,而參觀的人想要靠近看個究竟時,卻被邊上的黑衣禁衛(wèi)給阻擋在外:只能遠(yuǎn)遠(yuǎn)看著,不許近看!
參觀者當(dāng)即恍然,想當(dāng)初魯班教徒弟,總是將絕招留著不教!
現(xiàn)如今,皇上創(chuàng)造的奇跡能讓遠(yuǎn)遠(yuǎn)地看看就不錯了,怎能讓人近前仔細(xì)看!
當(dāng)下有人疑惑地說:“一張白紙經(jīng)過這個長方形的木盤壓一下,就能變成字嗎?真不敢相信!”
“要是你弄懂了,那你就可以開一家印書館,說不定皇上還請你來當(dāng)大館長呢?!?/p>
“快看,那一本本的《禮》被裝訂好了,好整齊!如果能買到這本書,那就太開心了。”
“我是專門給來給我兒子買的,快一年沒有見到兒子了,這次回去,買一本太學(xué)的教本送給他!”
......
“玉巾兄,這次人太多,聽說《禮》這本書只印一萬冊往外賣,其他的都要供應(yīng)給太學(xué)的學(xué)生們。這次,咱倆都有點懸!”
靈帝卻是說道:“不急,就算有些懸,說不定能有其他機(jī)會得到書呢。”
沒多會,四人就隨著人流出了印書館,來到了一處廣場外。
而嘈雜聲卻是迎面而來。
四人向那邊看去,只見一張大的告示貼著,上面寫著:
作詩活動!
歡迎眾位來賓參與。以《禮》為題,寫一首五言或七言短詩,能獲得十位特聘評委中的七位通過,則可以免費得到一本《禮》!
此時,一位秀才將剛剛做一首詩送了上去。
評委一個接著一個看著,大部分評委不住地點頭,只有一個評委粗略地看下了,搖了搖頭,放下。
那秀才正欲失望離開,只聽邊上一個聲音說道:“有九位評委通過這首詩,恭喜這位年輕的公子,你可以免費得到一本《禮》!”
那秀才眼睛一亮,頓時激動不已,拿到那本渴望已久的《禮》,小心的翻看著。
“哎呀——”邊上有人看著秀才翻書,驚叫著:“這真是蔡邕蔡大人的字跡!我見過他的書法!真跡啊,竟然只要半兩銀子!”
“易秀才,你這本書我一兩銀子買下,可以嗎?”
易秀才趕緊將書緊緊的抱在懷里,得意的離開。
“哎,哎,易秀才,再加一兩,可以嗎?.......”
那姓易的秀才頭也不回,根本就不理他,只顧走開。
“文舉兄,你要不要上去試一試,以你的大才,你一定會寫出膾炙人口的好詩!”
“玉巾兄,你就是不說我也要上去,這是我唯一能得到這本書的機(jī)會了?!?/p>
說著,孔融靜靜的立在邊上,認(rèn)真的做起詩來。
邊上卻是有人指著孔融說道:“呵呵,你看這人,年紀(jì)不大,裝得挺像的,拿著筆在這寫詩呢?!?/p>
“哈哈哈,笑死!小毛孩能寫什么,浪費墨水!”
“小孩,你能做出詩來嗎?做不出來就不要做了,把位置讓給我?!?/p>
一老學(xué)究卻是好奇,低頭看向孔融寫詩,“咦!不錯,這字寫得特別漂亮!”
然后慢慢地一字一字的將孔融寫的詩念了出來:
“漢室鴻儒盛,朝堂大義明。三萬人才聚,四方禮儀成。
靈帝有神術(shù),《禮》書片刻新。誰知年正少,禮義冠群英。”
老學(xué)究連著看了三遍,到最后,一拍大腿,叫道“好詩!能寫出這樣的好詩,將來一定是人中龍鳳??!”
而那幫正在嘲笑孔融做詩的人,一下子就啞巴了。
都不敢相信是這真的!
“哼,給評委看看,十名評委都是朝中大臣,文學(xué)水平都是出類拔萃之人!這樣的詩,在他們眼里就是垃圾!”
孔融輕蔑地瞧了那幫人一眼,將筆一扔,對著紙吹了吹,隨即將稿紙雙手送給評委。
十名評委看了,不住的點頭,“這首詩開頭兩句寫得實在太好了。”
“是啊,寫漢室人才旺盛,朝廷里都是深明大義的人!光這兩句就可以讓天下大多文人只能拜下風(fēng)!”
其中一名評委問孔融:“這首詩是你寫的嗎?”
孔融不卑不亢,雙手輕輕一拱,“大人,您瞧,剛才那幫嘲諷我的人都可以做證是我寫的?!?/p>
那幫人見了,幸災(zāi)樂禍地喊了起來:“大人,這首詩是這個小毛孩寫的,狗屁不通的詩,還拿出來丟人現(xiàn)眼,大人,趕緊扔了吧,免得弄臟了您的手!”
而眾評委卻是理也不理那幫人,愛不釋手地拿著手稿,不住地念著。
“好詩,好詩!”十名評委一致肯定,“這首詩當(dāng)之無愧的位列榜首!”
“啊?——”那幫嘲笑孔融正起勁的人卻是傻眼了。
沒想到人家年紀(jì)雖小,卻早就熟讀詩書,再過一年就可以坐陣高堂!
“不錯不錯,小小年紀(jì)竟然寫得出這么好的詩!”看了看落款,“孔融,你有師父嗎?要不,改到我的名下,三年之內(nèi),我必定保你入朝為官?!?/p>
而孔融卻是笑道:“謝謝好意,家父從小教誨我到如今,父亦為師,師亦為父,因此,我不會拜師的?!?/p>
孔融接著說道:“我的獎勵呢?”
從評委恍然,卻是吩咐下人趕緊將那本包裝精美的《禮》拿了過來,鄭重地送到孔融的手中。
整個廣場內(nèi),頓時掌聲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