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這幾日選來選去,還是覺得在宗族或者旁支挑選適齡的女郎為佳?!?/p>
“陛下心中可是已有人選?”
帝后打算在宗族里尋找一位合適的人選孕育子嗣,過繼六皇子名下?;实墼谟鶗坷锿t皇后商議,準(zhǔn)備挑選性情溫善、相貌與陸家女郎七分相像的女子李孟顏。
“陛下,臣妾記得這位李氏女郎來自福田院吧?選她當(dāng)真沒有問題嗎?”
賢皇后口中的李孟顏雖然記名宗族,但是自小被原生父母遺棄,孤苦無依。后來被裴公公發(fā)現(xiàn),領(lǐng)回收養(yǎng)在福田院里。隨著年齡增長,李孟顏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自己心中已有心儀之人。
“郎未娶,女未嫁。他們真心相愛在一起孕育子嗣,屆時從中過繼一個,養(yǎng)在幺兒名下。”
“陛下,說不好聽的這叫奪人之子,說好聽些便是過繼。如果李孟顏只生養(yǎng)一子或是一女呢?我們也要過繼嗎?”
“她的子女能成為皇室一員,應(yīng)該感到榮耀,而不是后悔。語兒,這個孩子……舍與不舍在你心中不是早有論斷?”
“……”
賢皇后頓時啞然,神色中一抹掙扎顯于眼底。昨日自己說出“過繼”這兩個字,回到寢宮后一直陷入思考。她知道這樣做不妥,可眼下除了此等法子,要么就是另立側(cè)妃或者和離。另立側(cè)妃唯恐董尚書再摻和一腳,安插眼線;而和離……則會影響兩個人的名聲……
正值帝后談起過繼一事,身旁侍候的裴公公認(rèn)為收養(yǎng)的李孟顏可以派上用場。帝后見裴公公這么肯定,面露惑色。孤女李孟顏身世本就讓人可憐,如今被他們利用去幫助六皇子……怎么想都無法做出決定。裴公公知道帝后會難以決斷,于是他向帝后保證他會領(lǐng)養(yǎng)此女勝過親生女兒。帝后聽聞裴公公這般,心里寬慰不少。裴公公憐惜李孟顏,對她的身世感同身受,因為他自己也是孤兒出身,無父無母,從小吃盡苦頭、遭過不少罪。所以,帝后說起李孟顏時,裴公公不惜自己領(lǐng)養(yǎng)她。
皇帝看在裴公公兩耳鬢白凸顯,又深思熟慮,決定李孟顏暫且還待在福田院里,關(guān)于收做養(yǎng)女一事他還得考慮考慮。但他也表示自己會事先與李孟顏交談一番,看看她的意愿,若同意將自己膝下的兒子或是女郎過繼給六皇子再好不過,他們皇室不會虧待她。若李孟顏不同意,帝后也不再勉強(qiáng),會另選別家。裴公公明白圣意,微微作揖。
隔日,皇帝準(zhǔn)備早朝后打算去福田院里找孤女李孟顏。然而,朝堂上董尚書提出六皇子新婚已久,仍不見六王妃有胎動的跡象。他還煞有介事的舉例其他官員娶了夫人早已懷孕做對比。陛下,
“陛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六皇子與六王妃結(jié)婚半年,遲遲未聞王妃半點喜訊。比殿下結(jié)婚早一個月的周大人之妻都喜得佳音……六皇子與王妃況且還如此恩愛,是不是也該孕育子嗣???”聽到這里,群臣開始議論紛紛,認(rèn)為他說的不無道理。
“尚書大人說的沒錯,陛下,若六王妃無后……皇家的名聲也會受此影響??!”
“是??!”
眾臣受到董尚書言語誘導(dǎo),紛紛加入勸說的隊伍。皇帝看著諸位臣子這種態(tài)度,眼神停留在董尚書身上多了些時候。這個董尚書還真是替朕想的周到啊!就連為皇室開枝散葉都不曾放過……
董尚書還提出六王妃陸氏無子犯七出之一,實乃對皇室的大不敬。不僅沒辦法為皇室延續(xù)香火,反而還會拖累六皇子?;实劭吹蕉袝瓦捅迫?,居然拿犯七出說給眾臣聽,不禁蹙緊眉頭。剛才還是誘導(dǎo)群臣,這會兒可成了犯七出……這頂帽子扣的真是好呢!但是董尚書的確讓人惱恨不已,一次一次挑戰(zhàn)他這個做皇帝的底線,當(dāng)真忘了君臣之禮嗎?閉目沉思,帝王衣袍下拳頭握起青筋暴起,臉色陰沉。
經(jīng)過朝堂上這么一鬧,皇帝無心去福田院找李孟顏。退朝后走在御花園的小徑,皇帝氣憤難平狠狠的折斷路邊冒出來的樹枝。
“哼!這只董老虎,真想把他關(guān)進(jìn)大牢里治他的罪!”
“陛下,息怒。”
裴公公小心翼翼跟在帝王身邊,聽到他冷冷的鼻音,心里猜出八成又是在朝堂上受了氣心里不平吧?裴公公耐著性子問道。
“陛下,因何事生氣?可否講與咱家聽一聽?”
皇帝平定下來情緒,告訴他自己本打算上朝結(jié)束后去找福田院與孤女李孟顏商議。但董尚書卻以六王妃陸氏遲遲沒有懷孕為由借機(jī)發(fā)難。聽他之意,六王妃香火難繼,生不出皇嗣要么六皇子另立側(cè)妃,要么以犯七出之名與六皇子和離。
“陛下,容咱家說句不好聽的,董尚書既是權(quán)臣,手伸太長了……可不好呢!”
裴公公覺得董尚書未免管的太寬了,朝事都還處理不完,整天盯著六皇子家事……真是上心??!聽到這些,裴公公的心思又活動了起來。
過繼一事畢竟是帝后提出來的預(yù)想,而六皇子那里還未曾知曉這一切??紤]再三,裴公公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皇帝。
“陛下,關(guān)于過繼最好還是與六殿下告知一聲。讓她自己拿拿主意可行?”
“嗯,裴公公此言有理。”
皇帝聽后,覺得選擇權(quán)還是交于幺兒自己———是過繼?另立側(cè)妃?還是……和離?皇帝看著裴公公離開的背影心里悵然。難以琢磨幺兒會選擇哪一個?他希望幺兒選擇過繼,畢竟選了另立側(cè)妃與和離只怕都會對他們而言自損八百。然裴公公應(yīng)皇帝之命來到李府,抬頭看了看那門前懸掛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