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行動力極強:“我去多打探些魔煞門的消息,有備無患?!?/p>
杜衡卻道:“先把傷處理好再去辦事,太醫(yī)已在廂房等候?!?/p>
“我一不是公主,二沒得絕癥,何須勞煩太醫(yī)診治”,桃夭緊盯郡王雙眼,想要琢磨出他的腹黑葫蘆中究竟買的是什么藥。
杜衡鷹眸燦如星辰:“非得吃點苦頭,才肯乖乖聽話嗎?”
“小女子深謝郡王關(guān)懷”,好漢不吃眼前虧,桃夭倒要看看郡王又要耍何手段。
杜衡囑咐道:“太醫(yī)是宮中之人,你需謹言慎行?!?/p>
桃夭料到太醫(yī)并不簡單:“請郡王放心,小女子絕不惹是生非。”
太醫(yī)姓陳名奕,約是而立之年,行事穩(wěn)重老成,診病周到細致,見縫插針打探幾句魔女背景:“聽聞姑娘是衡郡王門客,想必才智過人、膽識非凡?!?/p>
桃夭看出對方心懷叵測,變身話癆,故意不停提問,讓對方無問可問:“小女子出身江湖,不懂朝堂權(quán)貴之事,本以為太醫(yī)都是年過花甲的老者,沒想到竟有如您這般年輕有為的神醫(yī),該不會通曉傳說中的起死回生之術(shù)吧?”
陳奕道:“生老病死乃天道循環(huán),世間并無還陽神術(shù),醫(yī)者不過是盡力治病救人而已,姑娘的刀傷并不嚴重,但是脈象虛浮中略顯紊亂,應是中毒所致,雖不損性命,可也需細細調(diào)養(yǎng),恕在下才疏學淺,難以推斷是何毒物,請姑娘告知。”
桃夭當然不會講出九星毒掌一事,打馬虎眼道:“被江湖仇家所傷,并無大礙,我心中有一疑惑,冒昧請教陳太醫(yī),宮中規(guī)矩森嚴,你們?nèi)绾螢榕炜床?,懸絲診脈嗎?”
陳奕不得不答道:“懸絲診脈乃神醫(yī)絕技,精通此術(shù)者寥寥,其實為貴胄女眷診病,形式與普通診治并無太大差異,只要嚴守宮廷規(guī)矩即可?!?/p>
桃夭繼續(xù)鬼扯道:“近來《深宮魅影》這段評書風靡長安城各大茶樓,據(jù)傳是根據(jù)前朝宮廷的真實靈異事件改編,也不知是真還是假,陳太醫(yī)是否知曉內(nèi)幕?”
陳奕感覺自己漸漸處于被動,急于扭轉(zhuǎn)局面:“在下一心鉆研醫(yī)學,不甚了解怪談軼聞,姑娘感興趣的事真是特別,難道平時與郡王也會聊這些嗎?”
桃夭笑意淺淺:“我是普通門客而非紅顏知己,僅辦事,不陪聊?!?/p>
陳奕更進一步:“郡王深夜請?zhí)t(yī)前來為姑娘診病,若非珍視之人絕不會如此。”
桃夭借力打力,順其言道:“其實我也不清楚緣由,不如一起去向郡王問清楚。”
陳奕自不會行此逾矩之事,難以確定魔女究竟是真糊涂還是刻意裝傻,也不好再多追問:“請姑娘務必講出所中之毒,不然在下無法對癥下藥,更無法向郡王交代?!?/p>
桃夭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信口胡編:“是判官筆中慣用的紅袖添香散,陰溝里翻船,一不留神遭人暗算,傳出去著實丟人,還望陳太醫(yī)保守秘密?!?/p>
陳奕思忖道:“判官筆…紅袖添香散…難不成傷姑娘的人是丹青書生嗎?”
桃夭一雙貓眼幽幽,故意拖長語調(diào)道:“想不到陳太醫(yī)竟知曉江湖事?!?/p>
陳奕意識到失言,奮筆疾書開藥方后匆匆道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