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皇家科學院的研究明顯更側重于體修,就以所投入的資金比例來看,其他超凡之路所獲得的研究經(jīng)費加在一起才堪堪與體修的研究經(jīng)費持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體修的研究進展自然要迅速與高效的多。帝國皇家科學院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修煉方法,并且在后來又不斷的對這套修行功法的內(nèi)容進行增添與刪減,以求能達到最佳的修行效果。
等到了今時今日,體修之路已經(jīng)達到的最高層次已經(jīng)到達了六階金丹后期的境界。而關于體修之路六階之后功法的推演更是已經(jīng)到了九階的高度。
雖然這些研究不可能對帝國所有的公民進行公開,但至少在六階金丹之前,對于選擇走體修之路的職業(yè)者來說,前路都可以稱之為一條康莊大道。
而那些選擇走其他超凡之路的職業(yè)者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帝國雖然也在對其他超凡之路進行研究,但因為側重點與研究經(jīng)費的原因,其他超凡之路的研究與體修的研究相比,可以說是進展緩慢。
帝國官方承認的體修之路如今已經(jīng)達到的最高層次為六階金丹期。甚至有傳言說,那位已經(jīng)活了兩百多歲的光武帝其實已經(jīng)達到了七階元嬰的境界,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帝國并沒有公開承認。
而帝國官方承認的其他超凡之路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最高層次,最高的也僅有五階,至于對其他超凡之路六階的推演則還沒有成功的消息傳出。
而讓走其他超凡之路的職業(yè)者抓狂的是,與體修相比,其他的超凡之路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缺陷或是限制。
體修的好處在于體修之路的前期主要是熬打身體,用于修煉的花費并不需太多,至少在三階之前,只要肯下功夫,幾乎人人都可以進行修煉。只有在四階以后才會出現(xiàn)金字塔效應。
而其他超凡之路則或者是需要根骨、或者是要求血脈、或者是需求特定的資質、或者是需要超凡的智慧,至不濟也需要海量的金錢。
簡單的總結起來就是富人高科技,屌絲靠變異。
這些這樣、那樣的要求,極大的限制了選擇走其他超凡之路職業(yè)者的數(shù)量。
舉個例子來說,按照帝國官方的統(tǒng)計,五十年前帝國出現(xiàn)一位具有修習道法根骨的人的概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而同期華族選士的概率大約為八萬分之一,前者產(chǎn)生的概率不足后者出現(xiàn)概率的1/12。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篩選,如果按照金字塔效應層層遞減的現(xiàn)象來推算,其他道路的高階職業(yè)者可能產(chǎn)生的概率將小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李遠山原來所走的道路同樣是體修之路。但因為當年在血腥之地的那次重傷,不但使得他的修為從原來的五階掉落到了三階,更要命的是在那次重傷中他傷及了經(jīng)脈,其中有些傷是在一般情況下很難徹底復原的。這意味著他在體修之路上永遠失去了恢復原來修為,并且更進一步的可能。
這對一個一心想要為父洗冤、恢復家族往日榮光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這次血腥之地得打擊對李遠山來說太過巨大,李遠山在回到帝國國內(nèi)后開始整日酗酒,頹廢的一塌糊涂。
就在蘇孟以為李遠山將從此變成一個廢人的時候,李遠山卻突然振作了起來。
蘇孟后來才發(fā)現(xiàn)李遠山不知從何處淘來了半本道書,他居然在沒有任何人指點的情況下,自己摸索著修煉起這半部道書上的道術來。
李遠山的這種行為在當時把蘇孟嚇了一跳,蘇孟當時覺得李遠山這是在找死。
蘇孟清楚的知道超凡之路何其艱難,并不是你得到一本秘籍,然后對著秘籍按部就班、埋頭苦練就能成為絕世高手。
如果無人指點、啟蒙,可能就因為理解錯了秘籍上的一句話,就能使修煉者萬劫不復。
蘇孟也曾勸過幾次,但李遠山每次都是一瞪眼,然后將他趕走,接著繼續(xù),依然故我的研究他的道書。
蘇孟本以為李遠山會在哪天不聲不響的掛掉,但后來的結果卻直接閃瞎了蘇孟的24k鈦合金狗眼。
李遠山自己也曾經(jīng)多次說過,他在體修之路上的天賦并不算太高,遠不及他那位在血腥之地為了救他而殞命的大哥,而與他那位妖孽一般的父親蘇信芳相比,則更是相去甚遠。
如果說李遠山在體修之路上的天賦只能算中人之姿,那么他在道法上的天賦則可以和他的父親在體修之路上的天賦比肩,甚至更高。
李遠山僅憑著半本不知從何處得來的道書,然后自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的修煉,居然只用了短短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的道法等階從無到有提升到了三階的高度。
以他當時的情況來說,這個速度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毫不夸張。
蘇孟甚至認為,如果不是那部道書只有半本,缺少了后半部修習的功法,李遠山就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重回五階,他也絲毫不會感到驚訝。
而李遠山在所有道術中最為精通的便是卜卦,他在卜卦上的天賦在蘇孟看來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牛逼到?jīng)]朋友的地步。
李遠山學習卜卦最早不過是一時性起。在他那本不知從何而來的半部到書的最后邊,有十幾頁關于占卜的簡單概述。
李遠山在學習完前面的道術后,閑的沒事兒就將其學習了一遍。
可在這半年之后,有一天,李遠山卻突然在丹景巷擺起了一個卦攤兒,給人算起命來。
李遠山還像模像樣的給自己定了規(guī)矩。他每日最多只卜三卦,每卦卦資為1000華元。早晨10點正式開張,下午5點收攤。如果在下午5點之前就卜完三卦,則立刻收攤,絕不再多留一刻。除此之外,李遠山還有一個奇怪的規(guī)矩,他從不為七類人卜卦。
李遠山規(guī)矩多,架子大,每卦卦金還高,1000華元在帝國幾乎是一個三口之家1月的開銷了。最重要的是李遠山?jīng)]有名氣,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根本無人找他算卦。
但李遠山對此卻毫不在意,即使無人找他算卦,他依舊每日定時定點的去丹景巷擺攤兒,頗有些風雨無阻的架勢。